“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红旗-19亮相珠海航展,性能超过“萨德”

从如今已公开的消息来看,第十五届珠海航展是越来越有料了,除了中国第二款五代机歼-35A,和首次出国参展的俄罗斯苏-57外,地面装备同样可以说藏龙卧虎。其中最重磅的展品之一,可能就是国产新一代反导系统红旗-19,以及配套的610A情报雷达。

(红旗-19)

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红旗-19属于中程反导系统,与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也就是“萨德”属于同类装备,不过外界普遍认为红旗-19的技术层次和性能都超过“萨德”。这次参与珠海航展进行公开展示,是不是代表着这款曾有“拱卫京畿弹”昵称的反导系统已经“过于落后可以展示”?

(“拱卫京畿弹”因这次报道而得名)

与想象的不同,我国对反导作战的研究开始并不晚,在1960年代就立项了640系列反导工程,下属的子项目包括研究弹道导弹拦截弹的640-1工程、研究超级大炮反导的640-2工程、研究激光武器反导的640-3工程,以及研究反导预警雷达的640-4工程和研究弹头再入大气层物理现象的640-5工程,而整个640工程最具传奇性和前瞻性的,莫过于640-2和640-3。

(反击一号拦截弹,可见当时机动条件很差劲)

用大炮反导是个堪称疯狂的想法,因为大炮和导弹看起来就不是一个概念的武器,但实际上,当时这个计划当时还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因为目标是向近地轨道发射核弹来拦截进入中国领空的飞行器和导弹。1965年,210所在85毫米滑膛炮上进行了试验,此后用来试验的大炮口径越来越大,最后推出了420毫米的“先锋号”超级大炮方案,可将160千克的火箭助推弹头,打到大约8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到70年代初,“先锋号”取得了几次试射成功,但因为精度、成本和客观条件限制,1980年正式取消。

640-3工程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研发,在高功率激光器、激光束控制和激光跟踪瞄准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并在室外条件下进行了打靶测试,也就是对模拟导弹目标进行照射实验,此外还研究了激光致盲和干扰制导系统。当然,还是因为技术条件和成本的原因,80年代宣布下马,但宝贵的激光技术积累在“863”计划中得到继续推进的机会。

(核弹反导并不新鲜,苏联也曾试验过这个路线)

在反导方面,也就640-1工程取得了比较实际的进展,先后开发了“反击一/二/三号”三种反导拦截弹,其中“反击一/二号”属于末端低空拦截弹,“反击三号”属于高空拦截弹,理论上具有实战能力。虽然1982年640工程全部取消,但取得的反导研究成果并未废除,反而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结合当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研,并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力加强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反导和反卫星技术重新得到发展机会。

2010年1月,解放军进行了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并取得成功,尽管官方对这次试验语焉不详,但外界认为负责进行拦截的就是红旗-19。2021年2月,解放军进行第五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后,有消息指出使用的靶弹是一枚东风-4中程弹道导弹,而拦截一方依然是红旗-19,表明这种反导系统具备了大气层外拦截能力。

(隐约可以看到细长的弹体)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红旗-19由中国航天科工第二研究院研制,可以机动部署,动能拦截弹来自863-805工程,并加入了红外成像自动寻的技术,特点是覆盖区域大、突防对抗能力强,末端速度9到12马赫的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左右的远程弹道导弹等等,都是红旗-19的目标,另有消息称还可以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为了降低自重和提高远程高度,红旗-19的动能拦截弹使用了复合碳纤维材料和N-15B固体推进剂,动力为两级火箭发动机,最大射高450千米,拦截弹末端速度在7.9马赫以上,最大可承受60G过载,作战范围在200千米以上。底盘为泰安特车开发的TAS5380型8×8运输车,每台发射车安装6枚配备圆柱形贮运一体发射筒的拦截弹,外媒认为首个红旗-19导弹营在2017年3月前开始战备值班。

(据称是即将在珠海航展展出的610A雷达)

而配套的610A情报雷达就更神秘了,目前公开的资料非常少,外界认为不但是红旗-19的的核心,也同时具备对隐身目标、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目标探测能力。从中电科38所的简要介绍来看,这是一种S波段数字阵列雷达,干扰、反隐身、目标分类和识别均可胜任,但详细数据就几乎没有了,也许到珠海航展正式开幕后,610A情报雷达就可以部分揭开神秘面纱了。

(红旗-19反导作战模拟图)

另有一点已知的是,中电科14所已开发出了610B反导预警雷达,属于第四代产品,工作在L波段,拥有48到62平米大孔径和超过7000个阵元,与美国宙斯盾系统的AN/SPY-1D雷达相比,氮化镓技术带来波束较窄的优点,从而提高了态势感知和威胁分析能力。可以说,也正是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力压“萨德”一头的红旗-19反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