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虚假治理被曝光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多地空气质量反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今天通报江苏、安徽、四川等地的一些城市空气质量反弹,并指出多个领域的造假问题。其中,长三角部分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弄虚造假问题多发,四川部分企业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时伪造台账等停产假象。

早在2024年7-8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就发现,江苏省淮安、宿迁、徐州三市43个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检测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行为,移交问题95个。

督察组抽查发现,淮安市安宏机动车检测服务公司使用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作弊器,使得原本不合格的尾气检查结果为合格,2024年1-7月共出具2573份虚假检测报告。宿迁市东大机动车交易公司在车辆明显排放黑烟的情况下,违规使用风扇对排气管吹风驱散烟气,并出具合格报告。徐州恒瑞机动车检测公司对柴油车检测时擅自放宽检验方法,徐州易事达机动车检测公司违反检测规定操作,均出具不实检测报告。督察组还发现,徐州市睢宁县常青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于2024年10月8-14日期间,在5辆超标车辆没有到店维修的情况下,向尾气治理管理系统直接上传维修合格手续。

2024年10月23日,督察组调阅相关视频资料发现,宿迁市东大机动车交易公司在车辆冒黑烟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报告。图片来源:督察组

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出现在安徽。督察发现,淮北市现有14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均存在违规放宽检测方法问题,8家还存在其他弄虚作假行为,其中,淮北市腾淮检测公司使用作弊器,干扰车辆检测结果;2024年以来,正则检测公司在63辆机动车检验不合格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报告。宿州市长征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在车辆冒蓝烟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报告;砀山县联欣机动车安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联众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违规变更检验方法。

2024年10月24日,督察组现场调阅历史视频记录发现,宿州市长征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在车辆冒蓝烟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报告。图片来源:督察组

事实上,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就指出一批大气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典型案例,机动车检验和维护机构弄虚作假在长三角地区屡见不鲜。在上海和浙江的案例中,均存在超标排放车辆带病上路的问题。

督察还发现,四川部分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时也出现弄虚造假的问题。2023年,四川出现多次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泸州市高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在2023年黄色预警期间,为掩饰应急减排措施未落实问题,临时伪造生产台账应付检查。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页岩二机砖厂在2023年10月黄色预警期间,未按要求停产,却在自动监控平台将生产设施工况人为标记为“停炉”,制造停产假象。

四川部分地市落实重污染应急管控措施不力。督察发现,泸州市、内江市、乐山市分别有23家、36家、20家企业,未按要求纳入管控清单,其中内江市甚至有3家涉气环境监管重点企业未纳入管控清单。泸州市还存在部分企业擅自降低应急减排标准,应急减排方案制定不合理等问题。督察组抽查三市18家企业,发现15家存在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

督察组认为,部分城市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推动工作落实不够,日常监管不到位,大气治理还存在短板。

据悉,第三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贵州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展开督察。督察组已于10月20日全部实现进驻,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信访举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