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大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半岛晨报与大连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以劳育人·大连市中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展示活动”。多年来,大连市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涌现出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今天,我们继续带领大家走进几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感受他们的经验与成果。大连市金州区中长小学“育”见劳动之美,和悦幸福人生作为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大连市金州区中长小学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劳动课程为核心,并将其与美术、科学等学科相融合,打造了一系列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品牌课程。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用学生的劳动成果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劳动光荣 劳动美丽”的文化氛围;学校制定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劳动教育清单。形成校园劳动为主导,家庭劳动为基础,社会劳动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协同交融共育机制。【校长说】鞠坦林: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搭建学生成长平台秉持“劳动里吃过苦,会在生活里找到甜”的劳动育人理念,大连市金州区中长小学深挖资源,不断丰富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学校构建了“三园+五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紧扣“校园、家园、田园”三个维度,创设全场景、立体化的劳动空间。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制作和创新创造相结合,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未来,学校将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理念贯穿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培养“手中有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和悦学子,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劳动塑造品格,实践耕耘未来作为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始终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劳动课程建设、劳动职业体验、评价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确立了校内、校外双线劳动教育体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课程化、长期化、精细化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学校从课堂到实践,从理论到行动,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劳动的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自我劳动意识的觉醒,真正提升了劳动教育成效。【校长说】韩永箫:不断升维劳动教育,广开劳动教育资源大连开发区十中探索劳动教育是在切合学校“三融合”激励型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劳动教育具有多维性和融通性,对其他四育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把劳动教育当做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时代精神的重要手段,不断升维劳动教育,广开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和劳动品格的养成。中山区东港中学教育集团构建“劳动+”幸福教育新生态作为大连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大连市中山区东港中学教育集团将“立德树人,劳动为先”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劳动教育新生态。学校开发了“劳动+学科课程”,以劳动项目为基础,把学科内容融合到劳动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劳动+编程、劳动+机器人、劳动+无人机、劳动+建模的新兴劳动技能培养体系。学校在“幸福教育”理念的依托下,分年级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此外,学校组织开展自主的校内、校外志愿者服务,让学生在践行中树立劳动意识。【校长说】张红果:匠心锤炼劳动课程,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高度出发,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全面育人。我们本着“以生为本”“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结合学生实际和实践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课后服务、地方课程等,创新整合种植、手工等传统劳动和智能科技、特色文化等新型劳动项目。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洪波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举报/反馈